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河南交院好人好事在身边(连载三)

发布者:文/于卫雁 [发表时间]:2019-06-24 [来源]:宣传部 [浏览次数]:

编者按:一缕阳光,可以温暖一片土地;一份善行,可以引领一种精神。近年来学院“人人重道德,处处有善举”为主题,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深入开展校园好人好事选树工作,引导广大师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全形成“人人做好事、好人做好事、好事就上榜、好人有好报”的良好氛围。

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典型人物、道德模范的宣传。武耀宗、宁金成、万拥军、曹学禹、学院““久鸣”大学生志愿服务队”……近年来,学院涌现出的“好人”接连不断,他们是交院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写照。河南交院这个书香满园的校园内,善行风生水起,浓浓爱意流淌……

今天开始,我们用连载的方式来记录、认识、走进身边的这些好人。

春风化雨润无声,情洒教坛不言悔——河南省优秀教师万拥军

 

万拥军,男,37岁,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硕士毕业,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路学院市政教研室主任兼小浪底综合实训基地负责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自从2009年参加工作以来,该同志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勤奋,服从安排,尊重领导,任何情况下都能以大局为重,以工作为主,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情系学校,积极投身学院各项建设

万拥军老师在认真完成学院各项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参与了学院承担的多个大的科研项目,像《河南高速公路建设实录》和《河南省公路水运品质工程建设标准》的编纂工作。

在10年的教学生涯中,他时刻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热爱学生,团结同事,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深受学生的喜爱,家长的信任,并赢得同事、领导的认可,多次被评为先进。万拥军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高校教师。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

用恒心做改革,勇于探索搭建教学之梯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教育理念,国家政策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也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时代高职院校发展需求,万老师作为市政工程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积极主动参与本专业课程改革,合理安排开设课程,严格制定课程标准;同时坚持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和探索实践。大胆尝试创新,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自学、自思、自练、合作交流的最佳课堂教学,教给学生独立学习的一条途径。

在课堂中作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引导学生运用已获得的规律性知识,通过人人动脑、人人动手、人人动口、边学边思的学习方法,经历知识形成过程总结规律,使学生在精神上获得成功感的喜悦。这样,不仅使学生学有所得,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步提高。用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事例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对于智力开发、锻炼意志、品质和培养严谨学风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上课时,注重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结合当前形势,要求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为家乡经济建设做贡献,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操。

用责任铺实习安全路,用爱心架师生友谊桥

济水之滨,王屋之畔,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小浪底综合实训基地几幢红顶白墙的建筑掩映在绿树丛中,显得格外的整齐安静;夜幕降临,华灯绽放,流光溢彩,美丽的小浪底基地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一望无迹的水库中央。每年的四月份到十一月份,该校公路学院的学生来到这里,参加各种专项技能强化培训。截止目前,已有近5000名学生在基地完成了各种实习任务。学生一批批的来,一批批的走,但到过基地的学生都知道那里有一个小万老师,第一个进场的是他,最后一个离开的还是他,不管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寒风呼啸的冬季,他的身影总会出现在学生最需要的地方,虽然年纪轻轻,但却被尊称为“老万”,虽然到校刚七年,但却是基地的元老。2014年小浪底实训基地投入使用以来,他任劳任怨,默默奉献,长期驻守,为基地的安全运营和实习任务的完成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小浪底综合实训基地,沿线地质复杂、地貌丰富,土质多样,大桥、隧道、涵洞、挡土墙等构造物一应俱全,为学生实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学习条件,但它远离闹市,地势险峻,紧邻水库,安全管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在基地,每天小万老师是第一个起床的,巡视宿舍教室、查看仪器设备、督促饭菜供应;晚上又是睡的最晚的,当检查落实所有学生都就寝后,他才回到自己的房间;小万老师爱学生,但不“惯”学生,他对学生严慈相济,平等公正。他真心帮助成绩差的学生,循循诱导,谆谆教导;他细心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细致入微,春风化雨;他耐心指导学生实习,不知疲倦,润物无声;他热心关爱学生,问寒问暖,关怀备至,他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他是学生最信赖的人,他是基地的安全守护神。

小万老师是个“老实人”,多年来,他从未拒绝学校安排给他的任何一项工作,不讲条件,不谈报酬,不争荣誉,并且能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这源于他对职业的尊重,源于他良好的个人修养,源于他对专业知识的自信,更源于他对学生的爱。

小浪底实训基地运营初期,条件非常艰苦,基础设施不完善,为解决用水用电难题,他冒着炎炎烈日,山上山下地跑了无数次,联系当地相关部门,几经周折,终于解决了问题。

实训期间,大家都知道,小万老师有个随身携带的“百宝箱”,里面放满了药。不仅有药箱,小万老师本人就是一颗让学生放心的“定心丸”。

2014年10月底的一天晚上11点多,巡视完学生晚熄灯的小万老师拖着疲惫的身躯刚回到宿舍,还没坐稳,电话铃声就急促的响了起来,原来一个学生高烧达到40.5度。他马上组织工地司机,一起驱车30多公里山路,将学生送到洛阳市吉利区人民医院,经过医生诊断治疗,终于控制住了病情。

2015年8月10日15点,一名实习学生突发心脏病,心跳突然降到每分钟15次左右,紧急时刻,小万老师在拨打120的同时,现场采取了抢救措施,救护车到后,他亲自陪同将学生送往济源市人民医院进行急救,并且垫付了全部医疗费用,幸亏抢救及时,学生转危为安。等到晚上9点多钟家长赶到后,他和家长进行了说明和后续工作交接后,才离开医院,返回基地时已经是晚上11点多。也就是从这件事之后,小万老师的“百宝箱”里又多了几颗速效救心丸。

2015年7月至年底,是小浪底综合实训基地3号楼建设的施工期。在此期间,小万老师除了负责学生的安全和教学任务以外,还负责3号楼的建设管理和协调工作。7月20日晚上8:00,3号楼的施工单位在开挖沟槽时,不慎将供水管道挖断,他接到消息后,立刻和其它老师赶到现场,组织人员抢修到凌晨2点,确保了第二天实习学生用水正常。

2015年11月10日,送走了本年度最后一批学生返校后,他又作为3号楼的驻地代表,默默坚守了一个多月,直到工程顺利完工。返回学校的那天,纷纷扬扬的大雪下得正紧。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小万老师就是一个心中有阳光的人,更是一个乐于播撒阳光的人,有爱才有教育,有爱才有尊重,相信不管过去多少年,公路学院的毕业生都会记得小浪底,都会想起那个叫“老万”的小万老师。